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题:280余张照片解码香港成长史
作者 李嘉茵 裴心语
五洲传播出版社近日出版的《香港影像志》,收录跨越百余年的280余张珍贵影像和文献档案,兼顾“大历史”和“草根史”,生动勾勒出香港这一“东方之珠”的昔日景象与今日风华。
《香港影像志》是“粤港澳大湾区影像丛书”的第二部(首部为2024年出版的《澳门影像志》)。本书收录的图像跨越三个世纪,从19世纪开埠初期的大道和帆影,到20世纪政权交接的历史时刻,再到21世纪与大湾区深度融合的现代图景,立体呈现了香港传统与现代交织、本土与国际碰撞、古典与活力共生的城市特质。
《香港影像志》分为“香港时代影像”“香港影像故事”“香港文献辑录”三部分。“香港时代影像”以时间为轴,串联了香港从古代到英占时期,再到回归祖国的历史脉络;“香港影像故事”如特写镜头,放大了香港电视业黄金时代的荧幕传奇、“金古梁温黄”武侠小说里的快意江湖等文化符号;“香港文献辑录”则展示了1842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期间的重要文献和历史文物。
编著者李健为中国新闻社原资深图片编辑,多年来致力于“影像证史”研究,编著“影像志”系列图书《1949中国影像志》《北京城市影像志——新中国成立70年北京百姓生活变迁史》等。《香港影像志》精选了1860年至今不同年代的香港全景照、2018年港珠澳大桥通车前的照片等280余幅珍贵影像,聚焦香港的不同侧面,呈现港人百余年生活变迁。
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、香港史专家刘蜀永为本书作序。他表示,“粤港澳大湾区影像丛书”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,增进粤港澳大湾区群众,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。
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、香港研究所所长孙扬认为,《香港影像志》既遵循历史的时间序列逻辑,也兼顾重大事件、重要人物和地缘特色的呈现,既聚焦大历史、大人物,也关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,对于凝聚香港同胞爱国爱港精神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交流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书中定格的一个个瞬间,是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连的见证。《香港影像志》为读者提供了理解香港历史经纬、文化特质及“一国两制”实践的重要参考依据,有助于深化读者对香港历史文化和香港社会发展变迁的认知。(完)
judangdimeitiwuhanwanbaobaodao,wuyiqijian,wuhanshidedaoyoufeichangjinqiao,tuanqidouyijinganpaimanle。hubeijinpaidaoyouyangfeihujieshao,qifuzedegongzuoshiyou100duomingdaoyou,wuyiqijianjiangquanyuanshangzhen,“wozijidoudeshangzhendaituan,shizaishidaoyoubugouyong”。据(ju)当(dang)地(di)媒(mei)体(ti)武(wu)汉(han)晚(wan)报(bao)报(bao)道(dao),(,)五(wu)一(yi)期(qi)间(jian),(,)武(wu)汉(han)市(shi)的(de)导(dao)游(you)非(fei)常(chang)紧(jin)俏(qiao),(,)团(tuan)期(qi)都(dou)已(yi)经(jing)安(an)排(pai)满(man)了(le)。(。)湖(hu)北(bei)金(jin)牌(pai)导(dao)游(you)杨(yang)飞(fei)虎(hu)介(jie)绍(shao),(,)其(qi)负(fu)责(ze)的(de)工(gong)作(zuo)室(shi)有(you)1(1)00多(duo)名(ming)导(dao)游(you),(,)五(wu)一(yi)期(qi)间(jian)将(jiang)全(quan)员(yuan)上(shang)阵(zhen),(,)“(“)我(wo)自(zi)己(ji)都(dou)得(de)上(shang)阵(zhen)带(dai)团(tuan),(,)实(shi)在(zai)是(shi)导(dao)游(you)不(bu)够(gou)用(yong)”(”)。(。)
你愿意降薪去体制内吗
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,俄方注意到中国准备建立谈判进程,俄方原则立场与中方立场文件有着广泛的一致性。外界注意到,扎哈罗娃例行性表态称乌克兰缺乏真诚谈判的意愿。